2023年2月12日/医麦客新闻 eMedClub News/--近日,TC BioPharm宣布其γδ T细胞疗法OmnImmune(TCB008)已经完成ACHIEVE安全队列的最终患者给药,该药物正在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2b期临床试验中评估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这个安全队列与TC BioPharm逐步推进的临床试验相一致,从1b期的供体匹配转向没有供体与患者HLA匹配的通用供体模型。
在上个月,TC BioPharm已宣布与MD安德森癌症中心进行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开展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以评估γδ T细胞疗法的潜力,并推动后续研究的开发。推荐阅读:TC BioPharm加速推进γδ T细胞疗法,展望未来γδT细胞研发趋势
目前细胞疗法正处于的快速加速阶段,CAR-T疗法已经产生了一些非常好的结果,而γδ T细胞疗法作为后起之秀,还处于更加早期的阶段。关于γδ T细胞的巨大潜力以及TC Biopharm的研发方向,我们可以从去年9月对其CEO Bryan Kobel的采访中详细了解到。
首先,γδ T细胞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就像是免疫系统的保镖,它们在人体中四处游荡,寻找一种叫做异戊烯基焦磷酸 (IPP) 的抗原(这种抗原由所有患病的细胞表达,但健康细胞中不表达)。因此γδ T细胞就像一条鲨鱼一样漂浮在人体系统周围寻找这种抗原,并沿着浓度梯度移动以找到IPP的来源;当它发现产生IPP的细胞时,就会触发细胞凋亡并杀死该细胞。我们没有经常患上癌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时这些γδ T细胞成功定位并杀死早期癌细胞。
当肿瘤生根发芽时就意味着它能够比这种免疫反应更快地增值,或者当体内的警钟开始响起,癌症已经发展到不能被γδ T细胞覆盖的程度,或许是因为患者免疫抑制或者该肿瘤是一种极具侵袭性的癌症。而γδ T细胞没有走在细胞治疗前沿的主要原因就是α/β细胞更容易在体内找到,因此通常情况下更多的研发团队会寻找阻力最小的研发路径,并找到更容易使用的细胞类型。
随着对γδ T细胞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和潜在机制的了解不断加深,它们已成为细胞疗法研发人员关注的更多领域,同时还有一些其他新兴模式,如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线粒体因子等等。目前TC Biopharm的γδ T细胞疗法已经在复发/难治性AML中取得了初步成功,现在正将其转移到AML的二线治疗中。
TC Biopharm的研究方向与进展
作为一家成立于2014年的企业,TC Biopharm早在2017年就签署并宣布了一项CAR-γδ T细胞疗法的战略合作和许可协议,旨在合作发现和开发CAR设计的γδ T细胞,并将其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随后于2019年1月,TC Biopharm宣布已完成其第一个同种异体y6T细胞库的构建。
针对于同种异体γδ T细胞疗法,TC Biopharm使用γδ T细胞受体靶向IPP作为CAR程序的开关。因此,如果使用γδ T CAR细胞靶向B7-H3受体(实体瘤的潜在靶标),CAR细胞仍会附着在健康细胞上,但由于IPP抗原不存在,就不会触发细胞凋亡的路径,CAR细胞将无毒性地分离。然而,如果γδ T CAR细胞发现表达B7-H3的癌细胞,它就会附着在细胞上并杀死癌细胞。
此外,研发人员还向多适应症方向扩展,比如胰腺癌、卵巢癌、结直肠癌、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和神经母细胞瘤等,这些患者往往预期寿命低、可选择的疗法很少、生活质量较低。在CAR方面,研发人员正在研究B7-H3变体的适应症,以及一些脑适应症。
目前,TC Biopharm通过使用未修饰的同种异体γδ T细胞(在美国具有孤儿药地位)的OmnImmune®计划,已经完成了复发/难治性AML的I/II期试验。这些接受姑息治疗的患者通常还有4~6周的生存期,并获得了出色的临床数据,已经在英国和欧盟启动了IIb/III期试验。
结语
Bryan Kobel表示,细胞疗法真正的下一次迭代是细胞疗法领域内的联合疗法,并利用免疫系统专门对抗疾病。这将为非常难以治疗的适应症以及衰老等疾病提供一个很好的选择。将未修饰和修饰过的细胞放在一起,并将它们组成一个系统,以完全重建整体免疫反应,这听起来像魔术,但在未来是可以实现的。
作为跑在γδ T细胞研发最前沿的企业之一,TC Biopharm的研发人员深入γδ T细胞丛林,挥舞砍刀,披荆斩棘,我们也相信他们会带领人们打开γδ T细胞疗法的大门,未来产品也将成功进入商业化阶段,并续写一段伟大的篇章。
参考资料:
1.https://www.pharmasalmanac.com/articles/targeting-cancers-by-leveraging-the-biology-of-gamma-delta-t-cells
2.https://www.biospace.com/article/releases/tc-biopharm-announces-successful-dosing-of-final-patient-in-achieve-safety-cohort/
声明及版权说明
声明:本文旨在于传递行业发展信息、探究生物医药前沿进展。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医麦客立场,亦不构成任何价值判断、投资建议或医疗指导,如有需求请咨询专业人士投资或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医麦客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文章下方留言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