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效偏向性IL-2,Moderna首款mRNA自身免疫药物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关注
推荐
圈子
问答
干货
直播
课程
原创 长效偏向性IL-2,Moderna首款mRNA自身免疫药物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柚子皮
已完成88篇创作
2021-8-4
mRNA开启免疫调节时代

点击图片,立即报名

2021年8月4日/医麦客新闻 eMedClub News/--近日,mRNA疗法和疫苗的生物技术公司Moderna宣布,其首个进入临床的自身免疫病候选药物mRNA-6231在1期研究中完成首例患者给药,这也是Moderna的第一个皮下给药治疗方案。

mRNA-6231是一种脂质纳米颗粒 (LNP) 封装的基于mRNA的治疗剂,可编码与人血清白蛋白(HSA-IL2m)融合的白细胞介素-2(IL-2)突变蛋白,IL-2是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是调节性T细胞(Tregs)的关键生存因子。它通过促进Foxp3(Treg谱系转录因子)的表达和随后产生的免疫调节细胞因子来维持Tregs的抑制或扩增。这种偏向性免疫调节方式被认为在恢复免疫稳态方面起到中心作用。

该试验是一项开放标签的1期、首次人体剂量递增研究,旨在评估mRNA-6231皮下注射后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Moderna在Clinicaltrails.com网站上登记了这项实验,并计划入组112例健康志愿者。

“启动mRNA-6231的1期研究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Moderna高级副总裁兼罕见病、自身免疫和心血管治疗领域负责人Ruchira Glaser博士说,“这是我们的第一个用于自身免疫病的mRNA候选物,标志着我们实现了mRNA帮助患者克服疾病的又一个重要步骤。”

mRNA开启免疫调节时代

IL-2靶向治疗是最早的癌症免疫疗法之一,它能够促进活化的免疫细胞、免疫记忆细胞和免疫耐受的产生。很快人们发现IL-2疗法具有双重效应,以高剂量使用时,它不仅能够促进效应T细胞的增殖,驱动抗癌活性;而低剂量的IL-2被证明是预防同种异体排斥反应和治疗自身免疫炎症的有效方法。

但所有的研究都绕不开治疗性IL-2的基本问题——较短的半衰期和安全剂量水平。另外,非特异性结合刺激产生抗体的趋势也可能会影响药物或天然IL-2的疗效。

mRNA在体内表达的特性使得IL-2可以在目标部位建立生产工厂,不仅延长了细胞因子的产生,有利于长期的活性,且降低了IL-2峰值的血清浓度,避免了高剂量带来的毒理作用。

此外,包含编码两个或多个不同蛋白质或长肽的mRNA可以实现广泛的免疫应答,有效避免对某些HLA分子的限制。除诱导足够的T细胞免疫外,核苷修饰的mRNA-LNP在诱导产生可持续的中和抗体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效。

除了IL-2以外,mRNA在其他细胞因子介导的肿瘤免疫治疗上也有所体现:

IL-15 mRNA

IL-15与IL-2功能相关,同时通过IL-2Rβ和共同γ链(IL-2Rβγ)发出信号,激活T细胞和NK细胞。IL-2对Tregs的发育和稳态至关重要,并支持AICD控制自反应性T细胞,而IL-15延长了CD8记忆性T细胞的生存率。

IL-15的血清半衰期较短,接受静脉注射重组IL-15的癌症患者具有剂量限制毒性。为了避免全身暴露于IL-15,用编码IL-15-IL-15Rα融合结构的mRNA在体外转染用于移植CD8+T细胞。

BioNTech编码IL-15的mRNA候选产品BNT131正处于临床I期试验,用于实体瘤瘤内免疫治疗。该实验共入组264名实体瘤(黑色素瘤,皮肤鳞状细胞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目前在评估BNT131单一疗法及BNT131联合cemiplimab治疗的安全性,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和抗肿瘤效果。

IL-12 mRNA

IL-12是TH1免疫的一种有效调节分子,在小鼠肿瘤模型中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在人类中,IL-12全身给药时的潜在致命毒性有关。

一项研究用编码p35和p40亚基组成单链IL-12(scIL-12)的mRNA转染至T细胞。在同基因和异种移植小鼠模型中,瘤内注射表达scIL-12的T细胞,导致注射处和远处肿瘤病变相比有所改善,T细胞与4-1BBL mRNA共电导还将进一步提高抗肿瘤疗效。

▲IL-12作用途径(图片来源:Moderna官网)

2021年3月,Moderna和MedImmune LLC合作的IL-12 mRNA (MEDI1191)在ESMO国际靶向抗癌治疗大会上公布了临床1期的初步数据,显示了良好的耐受性。

共刺激配体和受体

共刺激配体和受体的相互作用为免疫系统提供炎症信号,可用于癌症免疫治疗。mRNA可以用来短暂地为细胞配备刺激受体(CD70, OX40L, CD80, CD86等),使强炎症信号能够短暂地激活。

细胞因子mRNA和caTLR4 mRNA、CaCD40 mRNA共转染可以增加IFNγ产生,诱导T细胞激活分子(CD25、4-1BB、OX40)的上调,提高了TILs对自体黑色素瘤细胞的细胞毒性。

mRNA公司以新的药物形式,或将为机制复杂、半衰期短的细胞因子疗法带来新的突破。相信随着多项相关临床试验的开展,更多新型的mRNA药物将逐渐走入大众的视线,为我们带来更好的免疫治疗效果。

参考资料:

1.https://investors.modernatx.com/news-releases/news-release-details/moderna-announces-first-participant-dosed-phase-1-study-its-il-2

2.https://www.modernatx.com/pipeline

医麦客始终致力于生物创新药的前沿技术、行业动态、产业洞察等原创新闻报道,全媒体高端矩阵用户达16万+,其中工业用户占比超50%,科研与临床用户约为30%,投资机构用户超过5%。为促进产业细分领域的互动交流,我们组建了多个专业微信群,欢迎扫码加群。

 

1 打赏 下载
游客
3月29号4点31
游客
3月28号14点56
游客
3月28号14点43
游客
3月26号18点33
游客
3月24号4点31
游客
3月18号6点30
游客
3月17号11点12
游客
3月17号5点33
游客
3月16号21点25
游客
3月15号16点45
游客
3月13号7点30
游客
3月13号6点44
游客
3月9号6点34
游客
3月8号23点15
游客
3月5号5点33
游客
3月5号4点31
游客
3月4号21点18
游客
3月4号12点13
游客
3月4号3点39
游客
3月3号7点32
游客
3月3号7点30
游客
3月3号6点32
游客
3月3号5点32
游客
3月1号1点18
游客
2月20号4点33
游客
2月20号2点13
游客
2月19号20点09
游客
2月13号1点29
游客
2月11号7点31
游客
2月11号7点17
游客
2月11号4点35
游客
2月10号18点40
游客
2月6号15点14
游客
2月4号15点09
游客
2月2号4点34
游客
2月1号15点02
游客
2月1号10点02
游客
2月1号4点30
游客
1月31号10点58
游客
1月25号21点19
游客
1月24号5点30
游客
1月24号5点16
游客
1月24号4点32
游客
1月24号0点56
游客
1月23号17点18
游客
1月16号4点34
游客
1月15号21点49
游客
1月15号21点14
游客
1月15号18点46
游客
1月10号5点33
游客
1月10号4点30
游客
1月9号10点47
游客
1月9号9点49
游客
1月7号6点30
游客
1月6号4点34
游客
1月5号22点20
游客
1月4号11点15
游客
1月2号7点33
游客
1月2号4点30
游客
1月1号20点01
游客
1月1号17点33
游客
2023年12月30号6点33
游客
2023年12月30号4点30
游客
2023年12月29号4点33
游客
2023年12月25号16点
游客
2023年12月25号7点09
游客
2023年12月24号10点30
游客
2023年12月24号9点50
游客
2023年12月24号9点30
游客
2023年12月24号9点10
游客
2023年12月23号19点03
游客
2023年12月22号7点51
游客
2023年12月21号15点04
游客
2023年12月7号5点30
游客
2023年11月30号11点22
游客
2023年11月30号11点22
游客
2023年11月30号4点30
游客
2023年11月28号4点32
游客
2023年11月27号20点40
游客
2023年11月27号9点08
游客
2023年11月22号10点40
游客
2023年11月18号5点32
游客
2023年11月17号7点36
游客
2023年11月17号4点43
游客
2023年11月15号4点32
上海丙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