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外泌体的应用和挑战!外泌体的春天来了吗?丨医麦新观察
关注
推荐
圈子
问答
干货
直播
课程
原创 聚焦外泌体的应用和挑战!外泌体的春天来了吗?丨医麦新观察
医麦客-EDC
已完成1527篇创作
2021-6-7

2021年6月7日/医麦客新闻 eMedClub News/--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外泌体,有关外泌体的载体药、诊断、预后监测、免疫疗法等方向的研究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全球制药巨头们也纷纷下场布局。

1983年,外泌体首次在绵羊的网织红细胞中发现,最初外泌体只是被认为细胞成熟过程中调节膜功能而释放的多余膜蛋白。外泌体主要来源于细胞体内的溶酶体微粒内陷形成的多囊泡体,经多囊泡体外包膜与细胞膜融合后释放到胞外基质中。

后来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细胞都会分泌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EV具有双层膜结构,含有丰富的内含物(包括蛋白、脂类、核酸等),参与细胞间的信号传递。而在EVs中有一粒径在100nm左右的亚群,被称为外泌体(Exosomes)。

研究还发现外泌体可以介导机体免疫应答、抗原提呈、细胞迁移、细胞分化、肿瘤侵袭等方面,外泌体的功能取决于细胞的类型。

随着医学发展,外泌体的功能在越来越多的疾病领域得到运用。目前,外泌体的治疗,对肿瘤、心血管等疾病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

推荐阅读:肿瘤、中风、皮肤烧伤、肌肉骨骼......外泌体治疗范围越来越广丨医麦猛爆料

外泌体的应用方向

外泌体在医疗领域有着巨大应用前景,主要包括疾病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在诊断方面,尤其是在血液和体液等液态标本中检测外泌体标志物,从而获取疾病相关信息的试验诊断,比如肿瘤早期诊断、疗效的预后评估等。在治疗方面,研究报道了,天然未经过工程化改造的外泌体在对其有较多摄取的脏器相关疾病中具有治疗作用。而工程化改造的外泌体很可能会增加外泌体的适用范围,甚至具有作为临床药物的应用潜力。

1、作为药物输送载体

外泌体载药治疗也是正在探索的方向,它可以向肿瘤细胞运送组分,影响肿瘤的进展、转移和耐药等行为。而反过来说,也可以将外泌体作为药物递送的媒介,为其构建靶向性,使其用于递送治疗剂,从而扩展现有精准治疗的给药方式。

外泌体表上有很多粘附蛋白,在基因治疗领域中成为潜在载体,纳米尺寸和柔韧性使它们能够跨越主要的生物屏障,比如血脑屏障(BBB)等。

由于外泌体是天然存在的分泌性囊泡,毒性较低,所以它们在体内普遍存在,进而推断出在体内的耐受性良好。另外,外泌体固有的归巢能力暗示了它们在药物递送过程中的潜在效力。

外泌体天然适用于运输蛋白质、mRNA、miRNA、各种非编码RNA、线粒体DNA以及基因组DNA,这使得它们可用于递送干扰RNA以及其他治疗性物质,已有研究将抗炎剂姜黄素、抗癌剂阿霉素和紫杉醇等装载到外泌体囊泡中用于相应疾病的治疗。基于外泌体的药物递送系统由于其内源性在癌症的治疗中具有极大优势,能使得免疫原性和毒性最小化。

2021年5月,Reyon Pharmaceuticals和MDimune公司达成协议,共同开发基于外泌体递送的病毒疫苗和罕见遗传疾病的mRNA治疗。

推荐阅读:利用外泌体技术在体内递送mRNA治疗药物丨医麦猛爆料

2、外泌体对癌症的免疫激活和免疫抑制功能

前面说过,几乎所有的细胞会分泌外泌体,重要的是哪种类型细胞分泌的,不同类型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其作用不同。

有研究发现,肿瘤来源的外泌体携带抗原,可以在试验动物模型以及人体临床试验中诱导抗肿瘤免疫力。携带抗原的外泌体可以激活免疫细胞,进而产生抗肿瘤免疫反应。目前,外泌体已被用作针对肿瘤免疫反应的特异性刺激。

▲ 外泌体在肿瘤免疫中的功能

但是,肿瘤外泌体也表现出强烈的促肿瘤免疫反应。肿瘤细胞衍生的外泌体可以抑制T细胞和NK细胞活化且促进调节性T细胞功能。除了调节T细胞癌症来源的外泌体还能抑制DC的活性并促进骨髓来源的抑制细胞(MDSC)的扩增。

因此,外泌体在癌症中同时发挥免疫激活和免疫抑制功能,既可以通过促进抗肿瘤免疫反应来阻断肿瘤的生长,又可以通过减弱抗肿瘤免疫或促进血管生成来诱导肿瘤的生长。激活免疫的作用主要取决于外泌体的抗原呈递,而外泌体的免疫抑制作用主要取决于其携带的配体,如蛋白质和miRNA等,它们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性或促进免疫抑制细胞增值。了解这两种功能的潜在机制有益于靶向研究或利用外泌体治疗癌症。

3、作为癌症的诊断和预后标志物

外泌体检测是近几年逐步兴起的方向,外泌体从活体细胞分泌出来,可以携带多种DNA、RNA和蛋白多种成分,在患者血液、尿液、腹水胸水等体液中广泛存在,且能够在低温条件下稳定保存。所以通过外泌体获取携带足够的生物信息相对容易,通过携带肿瘤早期标志物的信息,进而提供早期的诊断机会。

又因该检测方法对人体的伤害甚微,在体液内就可以检测,因此它们被认为在无创的情况下是对疾病诊断或微创生物标志物,具有检测包括癌症在内的许多病理状况的潜力。所以,外泌体在肿瘤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小结

目前,在外泌体的研究领域中其应用潜力已经被看到。国际上已经有多家外泌体公司形成了初步的市场格局,对于不同的生物技术公司也在试验不同来源的外泌体、不同的工程技术和不同的有效载荷。

当然,目前也仍然存在很多挑战,例如不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生物功能差异较大、规模化生产的普适性等。

与此同时,由于该疗法可应用于多种疾病,达到常规疗法不能达到的效果而越来越被研究者所青睐,所以吸引很多资本投入其中。未来,经过更加深入的研究和不断创新,相信这一极具潜力的技术终将发挥其作用,造福于更多患者。

推荐阅读:外泌体领域研发集齐Cell、Nature、Science,布局集齐罗氏、武田、礼来等丨医麦新观察
医麦客始终致力于生物创新药的前沿技术、行业动态、产业洞察等原创新闻报道,全媒体高端矩阵用户达16万+,其中工业用户占比超50%,科研与临床用户约为30%,投资机构用户超过5%。为促进产业细分领域的互动交流,我们组建了多个专业微信群,欢迎扫码加群。
0 打赏 下载
游客
3月25号18点17
游客
3月25号15点49
游客
3月24号5点33
游客
3月23号5点31
游客
3月22号17点20
游客
3月20号5点32
游客
3月18号6点30
游客
3月16号7点34
游客
3月16号6点32
游客
3月16号6点30
游客
3月16号4点32
游客
3月14号6点34
游客
3月13号4点03
游客
3月12号16点43
游客
3月12号9点52
游客
3月8号6点34
游客
3月6号13点07
游客
3月6号6点32
游客
3月5号4点33
游客
3月4号5点35
游客
3月3号7点31
游客
3月2号11点07
游客
3月2号5点32
游客
3月1号21点12
游客
2月28号5点35
游客
2月26号5点32
游客
2月25号5点33
游客
2月24号5点31
游客
2月22号5点31
游客
2月21号18点51
游客
2月21号5点31
游客
2月20号5点30
游客
2月19号14点39
游客
2月18号10点52
游客
2月18号4点34
游客
2月16号5点30
游客
2月14号5点30
游客
2月13号7点35
游客
2月13号4点33
游客
2月11号5点30
游客
2月9号5点31
游客
2月7号5点30
游客
2月6号6点30
游客
2月6号5点32
游客
2月6号5点30
游客
2月5号11点59
游客
2月4号4点33
游客
2月1号5点30
游客
1月31号5点30
游客
1月30号9点40
游客
1月30号4点32
游客
1月28号4点33
游客
1月26号4点33
游客
1月24号21点36
游客
1月23号7点30
游客
1月23号6点31
游客
1月23号5点31
游客
1月22号6点30
游客
1月20号5点30
游客
1月17号5点33
游客
1月16号15点14
游客
1月15号5点30
游客
1月15号4点33
游客
1月13号5点31
游客
1月12号6点30
游客
1月12号5点48
游客
1月12号5点31
游客
1月11号4点34
游客
1月9号11点31
游客
1月8号4点34
游客
1月7号6点33
游客
1月7号3点47
游客
1月2号4点32
游客
1月1号4点32
游客
2023年12月31号19点07
游客
2023年12月31号5点31
游客
2023年12月27号6点15
游客
2023年12月21号5点24
游客
2023年12月20号18点03
游客
2023年12月20号16点21
游客
2023年12月18号4点32
游客
2023年12月16号16点02
游客
2023年12月16号16点02
游客
2023年12月15号4点33
游客
2023年12月14号4点34
游客
2023年12月13号16点27
游客
2023年12月13号4点34
游客
2023年12月12号10点45
游客
2023年12月11号4点33
游客
2023年12月9号4点33
游客
2023年12月8号5点30
游客
2023年12月7号18点27
游客
2023年12月3号4点32
游客
2023年12月2号4点32
游客
2023年12月1号18点30
游客
2023年11月30号10点32
游客
2023年11月28号4点32
游客
2023年11月27号4点33
游客
2023年11月26号4点32
游客
2023年11月22号4点32
游客
2023年11月21号8点51
游客
2023年11月21号5点31
游客
2023年11月15号4点33
游客
2023年11月14号23点06
游客
2023年11月13号5点32
上海丙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